2025-08-11 17:05:01
由于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其具备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特征,以计算机后处理为核心,结合声、光、磁、生物等多学科的医疗器件已实现大规模生产。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然而伴随而来的是静电对电子产品的损坏现象日益频发。
该损害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隐蔽性
人体通常无法直接感知静电的存在,除非发生静电放电。即使发生放电,人体也不一定产生电击感觉,因为人体感知静电放电的电压阈值需达到2-3KV。此特性导致静电的危害过程难以被察觉。
二、潜在性
部分电子元器件受静电损伤后,其性能不会立即出现明显下降。但多次累加性放电会在器件内部形成损伤,最终演变为潜在隐患。因此静电作用往往具有延迟显现的特征。
三、随机性
电子元件在其生命周期内(从生产、运输至使用环节)都可能遭受静电破坏。此类静电的产生过程与损害的发生时刻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四、复杂性
静电对电子器件毁坏的分析存在多重复杂性:
为有效防范静电损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