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14:40:02
定律一:成本效益原则 - 越早介入,成本越低,效益越高
核心: EMC 问题解决成本与介入时机成反比。
阐释: 在产品研发阶段(功能设计时)同步进行 EMC 设计,并在样品/样机阶段完成测试验证,是最省时经济的路径。反之,若等到产品投产后因 EMC 不合格才整改,将面临技术难度剧增、费用和时间大幅浪费,甚至因结构或 PCB 设计缺陷导致产品无法上市的严重后果。
定律二:高频电流环路最小化原则 - 环路面积越大,辐射越强
核心: 高频电流环路面积是影响电磁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
阐释: 高频电流倾向于选择电感最小的路径(环路)。环路面积越大,产生的电磁辐射越严重(尤其类似开路天线效应)。整改核心在于减小布线长度、优化布线路径,最大限度缩小高频电流环路面积,消除任何可能形成天线效应的结构(如长引脚、布线不连续)。这是降低辐射发射或提升辐射抗扰度的重要途径。
定律三:频率抑制原则 - 频率越高,辐射呈平方级增强
核心: 电磁辐射强度与骚扰源电流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阐释: 降低辐射骚扰或提升辐射抗扰度的另一核心策略是设法降低骚扰源的高频电流频率(f)。频率的降低能显著减弱辐射强度。
运用与倡导:
本文旨在强调运用以上三定律,倡导在产品开发中尽早系统性地考虑EMC问题,并进行有效的EMC设计和整改。
关于 ASIM 阿赛姆:
ASIM 阿赛姆专注于高性能 ESD/TVS管、三极管、MOS 管及 EMI 滤波器等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与品牌运营。公司配备专业 EMC 实验室,可提供从 EMC 设计、测试到整改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助力客户高效解决电磁兼容难题。
EMC 问题诊断思路:
改善 EMC 问题如同诊疗疾病。测试结果仅能显示“超标”频率点,而定位干扰源和耦合路径是难点。解决思路如下:
初步判断: 基于 EMC 三要素(源、路径、敏感设备),结合被测物(EUT)类型(如音视频设备)及内部潜在干扰源,进行初步分析。
现象溯源: 结合测试图谱,从现象分析本质——明确干扰源、定位耦合路径。利用高频示波器或频谱仪配合近场探头验证分析。
交叉验证: 通过频域与时域信号的相互关联分析,最终锁定导致 EMC 问题的具体电路和器件